2023建筑設計行業十大趨勢
在技術進步和客戶需求的推動下,建筑行業趨勢不斷發展。因此,設計院、承包商、開發商和業內其他專業人士必須隨時了解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這將幫助他們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并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01 AI設計 AI設計挑戰了所有已知的藝術與建筑,拓展了人類的想象力。AI(人工智能)代替設計師是近年的熱門話題,隨著ChatGPT等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火爆全球,曾經的未來愿景似乎更加接近現實。而功能強大的AI一旦涉足建筑設計行業,又會為我們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02 元宇宙 元宇宙創造了新的空間與場景,將打破物理世界中土地等資源的供給瓶頸,驅動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從國外的元宇宙平臺Decentraland、The Sandbox,到國內的百度希壤、網易瑤臺,如今,隨著元宇宙平臺的熱度增加,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尋找專業的建筑師或藝術家來為自己的虛擬空間提供設計。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在元宇宙中創建了一座“網絡城市”,人們可以用加密貨幣購買土地,并以虛擬形象進入數字建筑。由MAD建筑事務所創始人馬巖松創作的虛擬建筑主體“Meta ZiWU元宇宙誌屋”在希壤元宇宙世界正式亮相。當虛擬侵入現實,建筑師應如何建立起平行宇宙間的橋梁?讓我們拭目以待。 03 低碳發展 低碳乃至零碳已經成為全球建筑發展的共同趨勢,近些年低碳設計、低碳建材、低碳建造的案例層出不窮,建筑設計師們竭盡全力為減少建筑對環境的影響而努力。 隨著社會進步,建材用量將逐步減少,但實現建筑行業碳中和的主要途徑仍要依賴新技術發展,主要包括生產工藝減碳、源頭減碳以及CCUS減碳技術。現代建筑基本是由水泥和鋼筋構成,未來需要大量采用新型綠色、低碳、零碳建筑型式,一方面采用低碳零碳水泥或采用鋼結構建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并發展新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和型式會發生徹底改變。 04 韌性建筑設計 隨著氣候變化成為現實,它也帶來了眾多自然災害。因此,除了建造節能、環保的東西外,擁有一個能夠承受地震、洪水、干旱、颶風等的建筑結構也是至關重要的。那么這怎么會發生呢? 韌性設計協會將韌性設計定義為“對建筑物、景觀、社區和地區進行有意設計,以應對災害脆弱性和正常生活中斷”。韌性建筑受到租戶、投資者和當局的青睞,因為它們在當今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具有耐用性。 以下是韌性建筑設計的一些特征:低碳輸入材料,如木材和低能耗輸入磚石;高度隔熱的建筑圍護結構和三層隔熱玻璃,用于低外部能量輸入;靈活的多用途建筑;使用當地材料降低運輸和供應鏈成本;最大化體力勞動和最小化燃油機器的施工計劃。 05 被動式建筑設計 建筑物總能耗的近35-40%歸因于供暖和制冷系統。被動式建筑設計旨在緩解這種情況。 被動設計技術涉及利用周圍的氣候和光源,以保持建筑物內的舒適宜居溫度。這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完成,例如使用最佳建筑材料、遮陽、方向和建筑圍護結構設計,形成被動加熱和被動冷卻,以創造一種對居民來說舒適的室內氣候,并盡可能少地獲得外部HVAC系統的幫助。 06 凈零能耗設計 凈零能耗設計是一個越來越普及的概念,近幾年在全球設計和施工界獲得了巨大發展。它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燃料電池、風力微型渦輪機、生物燃料等來滿足建筑物的電力需求。術語“凈零能源”是指年總消耗量小于或等于使用創新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創造的現場能源量。 07 親生物設計 隨著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中混凝土叢林的形成,人類開始感到與自然脫節。親自然設計旨在通過在建筑環境中融入樹木、湖泊、花園等自然元素來結束這一局面,在蓬勃發展的城市鋼鐵叢林中間創造一片寧靜的綠洲。 親生物設計被證明可以減輕居住者的壓力,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力,改善居民的健康、福祉和建筑滿意度。 08 改造更新設計 在國內建筑市場逐漸轉向存量時代,改造更新類項目有著更為重大的意義。2022年5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中國城市化發展已至成熟期,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而應該以提升有限空間的城市品質為發展目的。 09 裝配式建筑 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是指將建筑工程中的各個構件、部件、設備、管線等預先制造好,然后在現場進行組裝和安裝的建筑工程設計方式。這種設計方式可以大大縮短建筑工期,減少現場施工噪音和粉塵污染,提高建筑質量和安全性。 10 BIM設計 建筑行業趨勢是變革的溫床,尤其是在數字世界中。BIM和項目管理技術的發展,加上滿足日益嚴格的LEED標準的需求,推動了該行業的創新和變革。 另一方面,BIM和項目管理技術正在隨著行業趨勢的發展而發展,允許承包商與其客戶之間加強協作。3D建模軟件等新工具允許正在設計空間的高清渲染上進行協作。這使他們能夠可視化在項目破土動工之前可能需要進行的任何更改。
文章轉自:新空間集團(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